行业资讯您当前位置:全自动弯箍机生产厂家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国内外数控弯箍机的发展现状
时间:2017-12-07 20:26 编辑:机械厂 作者:钢筋
点击:次

弯箍机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钢筋加工行业对于成本削减、质量控制、产能提升的要求越来越高,钢筋加工开始向集中化、专业化、商品化转变。在这个大趋势下集各种优点于一身的弯箍机首先在经济发达的西欧出现。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欧洲弯箍机系列产品逐步完善和成熟,并保持着国际领先地位,其主要品牌及产品有:丹麦STEMA公司的Unimatic系列,意大利MEP公司的Focus以及Format系列,意大利SCHNELL公司的Prima及Formula系列,意大利Oscam公司的Multibend系列,奥地利EVG公司的PBX系列。这些公司的产品在适应范围、自动化程度、生产效率、可靠性、安全性等各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功能也一直在发展和拓展,几乎垄断了弯箍机的高端市场。这些产品控制系统应用的运动控制算法、电液伺服系统、现场总线技术都很先进,这与欧洲雄厚的工业基础、健全的配套体系是分不开的。
我国现代建筑业起步较晚,商品化钢筋加工及配套装备推进也一直较慢。20世纪90年代末弯箍机以进口的方式引入国内,其先进的工艺流程及惊人的生产效率很快得到了市场认可,但高昂的价格限制了其市场占有率。由于国内基础工业落后,特别是核心控制器及伺服系统性能不足,国内企业直到2005年才研发成功同类产品。之后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进入快车道,国产弯箍机产品也在快速发展,至今已经出现了多个国产品牌和几十种同类产品。
然而,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需要注意,国产弯箍机主要面向中低端市场,在自动化程度、生产效率、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与欧洲设备还有很大差距,相比动辄百万售价的进口设备,国产同类设备售价均在20万元以下,有些不足10万元。本文从二者差别最明显的控制系统着眼,重点分析国产弯箍机产品在自动化程度方面的现状及与世界领先水平的差距,以期为此类产品的进步及发展方向提供一点借鉴。
上一篇:钢筋弯箍机日常维护保养 下一篇:钢筋弯箍机在桥梁建筑应用案例